Home AirPods 2 開箱及上手體驗心得
Post
Cancel

AirPods 2 開箱及上手體驗心得

AirPods 2 開箱及上手體驗心得 (雷射鐫刻版)

更加巧妙,無比驚歎。

[最新] Apple Watch Series 6 開箱&使用兩年體驗心得 >>>點我前往

AirPods 這款產品剛出來時,我並沒有特別注意;第一眼看覺得就是個像蓮蓬頭的無線藍牙耳機,而且那時候無線藍牙耳機市場也是百家齊放的狀態,你能想到的款式、需求都能找到相符的產品再加上價格也不親民,有什麼特別的?

直到我真正上手後才感受到它的 「驚艷」 之處,自從開賣之後 AirPods 長年霸佔藍牙耳機銷售排行榜前幾名絕非浪得虛名,靠的也不只是果粉的信仰,那到底好用在哪,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真香梗](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227/1341755.htm){:target="_blank"}

真香梗

入手背景

本來只是單純的iPhone用戶,去年入手了MacBook Pro、 Apple Watch S4 ,開始陷入蘋果生態系(俗稱:蘋果全家桶)手錶都買了,獨缺一副耳機。

原本在使用的藍牙耳機已服役一段時間,就是款中規中矩的耳機,沒有不好但也沒特別出色,音質普普、續航力很夠;要說痛點的話就是通話時不清楚、訊號容易干擾,開關機要長按、要等配對及電量標示不清楚,都是小小問題;平常就通勤跟運動時使用,在電腦前多半使用喇叭或有線耳機,所以也能滿足我的基本需求.

AirPods 1代推出後,身邊朋友的使用經驗多半好評,這次剛好跟上AirPods 2代的潮流,所以就順勢入手囉.

p.s. 因為我沒使用過 1代 所以考量入手的點也不會是跟 1代 做比較有什麼提升的項目 (本篇文章也不會提及跟1代的差異).

挑選,無線還是有線版本?

無線及有線版本價格差$1,200,起初我是考慮買無線版本的;想到我那凌亂的床頭櫃上的充電線還有出國能少帶條線,對便利性提升來說很是心動!!

蘋果宣告 AirPower 胎死腹中後,我在網路尋找類似的產品,買了款 2合1的無線充電版,2 是 iPhone、Apple Watch;因iPhone跟AirPods不太會隨時或同時需要充電,所以交替使用下是能3合1使用的.

一切都看似美好,直到我下標收到貨之後,實際使用發現無法同時充手機跟手錶,手錶的充電量幾乎=0、而且速度很慢,電流根本催不起來!就算使用 5.1V/2.1A 的大豆腐頭也是,不確定該搭什麼電壓的頭才能使用,查 網友評價 ,這個狀況也非個案,最後還是悻悻然的退貨了.

想想也不過就兩條線(AirPods跟iPhone都是lightning/AppleWatch是專用線),而且速度還是有線快;無線需要那塊版本+版子的線+可能要更大的頭?;比較之下沒有特別便利優勢.

所以最終我選擇了有線版的AirPods 2。

p.s. 無線版跟有線版的差別只在,充電盒有線版同1代(指示燈在內);無線版的充電盒指示燈在外&也能用有線充

下單

從發佈到開賣(台灣),大約隔了1個月,每天都要照三餐上官網看開賣沒,相信很多網友也是XD;實在等的揪心,其他國家早就開賣了!

4/23 開賣就立馬下標了,AirPods 2 這次可以雷射鐫刻(刻字)當然不免俗的也刻了:

ΛVICII ◢ ◤ — 官方預覽圖

ΛVICII ◢ ◤ — 官方預覽圖

以此紀念 瑞典傳奇音樂製作人 AVICII

“One day you’ll leave this world behind So live a life you will remember.” Avicii — The Nights

可以刻 11個字元 ,包含中文/英文/符號/空格;實測符號部分應該大部分都可,不支援他會顯示「無法鐫刻這些字元:」,所以不需要擔心變亂碼.

p.s 有刻字約需多等一週,不刻字可到101直接買或透過經銷商購買(價格更便宜)

官方給的預估收到時間是:5/3~5/10,4/29通知從上海出貨,很幸運地4/30趕在51勞動節放假前我就收到了(超快!!從上海到台北)

開箱!

AirPods 2 開箱

外包裝

外包裝

展開

展開

本體近照

本體近照

本體全身照

本體全身照

肚子裡的東西

肚子裡的東西

亂開箱結束!整體拿起來有份量,手感跟質感非常好,刻字部分也很精細;是蘋果產品該有的水準!

使用

第一次使用:

全新AirPods第一次使用時只需打開 AirPods盒子 靠近 iPhone 就會詢問,即可完成配對;不用特別案配對按鈕。

設定耳機操作:

手機版:

打開「設定」->「藍芽」->「找到你的AirPods」->「設定」

打開「設定」->「藍芽」->「找到你的AirPods」->「設定」

MacBook 版:

左上角「」->「系統偏好設定」->「藍芽」(若沒聲音請將聲音書出改選AirPods)

左上角「」->「系統偏好設定」->「藍芽」(若沒聲音請將聲音書出改選AirPods)

可自行選擇左右耳的雙擊的動作.

點擊位置在耳機本體上側邊小孔下方:

其實我摸索了一下才知道位置

其實我摸索了一下才知道位置

一些小技巧

快速切換回iPhone上使用:

上拉選單->選擇音訊區塊->選擇右上圖標->切換選擇AirPods

上拉選單->選擇音訊區塊->選擇右上圖標->切換選擇AirPods

也可由此查看AirPods電量。(顯示電量較低的那隻的電量)

用小工具查看電量方法:

左滑到控制中心->下方「編輯」->找到「電池」新增並排序

左滑到控制中心->下方「編輯」->找到「電池」新增並排序

以後就能直接左滑控制中心查看AirPods電量(顯示電量較低的那隻的電量)要看左右耳及盒子的電量,就需將其中一隻AirPods放回盒子並打開盒子(因為盒子本身沒有藍芽功能):

*盒子內是我貼的防塵貼片

*盒子內是我貼的防塵貼片

這裡有一個BUG,如果你的電池小工具顯示電量一下之後就消失;請去「設定」->「螢幕顯示與亮度」->「文字大小」-> 調回預設大小(第三格)即可!

Apple Watch 查看電量方法:

上滑控制中心->點擊電量

上滑控制中心->點擊電量

Apple Watch 上電量顯示視窗下方會多顯示AirPods的電量

p.s.但好像有 BUG 有時候不會顯示

關於電量的補充:

1.當 AirPod 電池電量低時,您會在其中一個或兩個 AirPods 中聽到提示音。當電池電量低時,您會聽到一次提示音,在 AirPods 關閉前,會再聽到一次提示音。

2.如果 AirPods 放在充電盒中而且盒蓋開著,指示燈顯示的是 AirPods 的充電狀態。如果 AirPods 不在充電盒中,指示燈顯示的是充電盒的狀態。綠色表示已充飽電,而琥珀色表示剩不到一次充飽電的電量。

— 取自 官網的文件

使用心得

在寫心得之前,先提一個最近聽到的創業故事;簡而言之就是:「做產品時我們應該要做的不是針對大範圍、而是選擇一個小範圍的點,然後慢慢擴散」

AirPods 與其他廠牌的藍牙耳機最大的差異就是小範圍的細節體驗無話可說,像是使用時拿掉一耳會自動暫停音樂,戴回去會恢復播放這些,還有拿出來就能直接用,不用就放回去,不用去管那些開機關機連線的問題,舒適度方面,佩戴起來甚至感覺不到他的存在.

充電速度飛快,加上放在盒子內就會自動充電;所以只要稍微注意盒子還有沒有電就好(盒子約可充5次),不太會遇到像之前要用藍牙耳機時它卻沒電,然後還要等它慢慢充電。

延遲就如傳言一樣,看影片、玩遊戲幾乎感覺不到延遲(我測試玩的是極速領域賽車遊戲).

Hey Siri 的部分 ,起初也覺得很雞肋,因為我有手錶也能遠距離Hey Siri;實際體驗後同上提到的,一切都是「細節體驗」;AirPods的Hey Siri又更上了一個層級,連抬手呼出都不用;直接呼叫Hey Siri就能使用,真的達到Siri無所不在的感覺。 可能遇到的場景就是在整理家務、雙手都拿東西時;這時候這個功能就相當方便! 還有還有,可以 呼叫Siri調節音量 :「Hey Siri! ,大聲一點」、「Hey Siri! ,音量調到75%」

一句話來總結使用 AirPods 的心得就是:

「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

你無需花心思在那些不必要的事物上,耳機就該只是耳機。

通話品質部分 也是同樣驚艷,除了基本的通話品質穩定之外,收音效果堪比話筒品質,真的超神奇;實測跟朋友通話,他甚至聽不太出來我用的是AirPods!

騎車配戴部分 ,其實我本來很期待能騎車時帶著聽導航,結果已入手1代的朋友說「不行」,3/4以上的安全帽,再帶帽子的過程會壓到耳朵,耳機很容易掉;這邊實際測試也是,心抖了一下,建議真的要邊騎車邊聽導航,只帶ㄧ耳就好,穿脫安全帽時只顧一耳比較安全。

缺點:

最終還是要說一下我覺得的缺點

手勢可控制的項目太少…我真的很習慣手勢控制大小聲(不過還好這部分有手錶可以控制Spotify音量)

另外手機連接速度的確很快但電腦的連接速度:我的MacBook Pro 2018 蠻慢的、但另一台Mac Mini跟手機連接一樣快

TESTV 評測頻道也有提到它的MacBook Pro在蓋起來外接使用時,搭配AirPods訊號會斷斷續續的!(這部分我不會)

不過,為什麼有這些差異?我猜是因為有其他信號干擾(燈、螢幕輸出、其他藍芽設備)吧?

闢謠:

  1. 大小外型跟有線earpodsㄧ樣、容易掉的問題: 首先大小外型跟earpods有差距,我戴earpods有點鬆鬆的,但戴AirPods感覺很穩,跳來跳去也不會掉;不過其實很看人,有的人的確會出現不合適的問題,建議購買前先跟有AirPods的朋友借來戴戴看! *或是在耳機頭部貼一些人工皮增加面積、阻力
  2. 音質跟earpods很像:同上,其實差很多,AirPods的音質好很多;我覺得雖然可能跟同價位主打音質的耳機有落差,也無降噪功能,但AirPods本身就不是音質取向的耳機,取捨就看個人。 就我個人體驗,音質聽得出環繞層次、音域廣,整體不失水準!

配件:

由於在下奶油手,AirPods就跟一顆雞蛋ㄧ樣,我很怕會溜手直接摔爆;爬了許多保護套推薦文,蠻多人推薦這款:Catalyst AirPods 防水收納盒(保護套)

會選擇這個的原因是:防水、防摔、有掛勾、使用便利(拿收耳機跟充電時不用拆)

價格:$1000上下

[![開箱 Catalyst Airpods專用的耳機收納保護套Apple earphone](/assets/33afa0ae557d/7645_hqdefault.jpg “開箱 Catalyst Airpods專用的耳機收納保護套Apple earphone”)](http://www.youtube.com/watch?v=XD8Lvp1vR1M){:target=”_blank”}

小開箱:

正面,因為怕髒所以我買深色

正面,因為怕髒所以我買深色

背面也有相對應配對鍵的按鈕

背面也有相對應配對鍵的按鈕

拿收耳機只需翻開上半部

拿收耳機只需翻開上半部

底部充電孔有蓋子可開關

底部充電孔有蓋子可開關

p.s. 為了要拿到AirPods能馬上用,其實我套子比AirPods先買好😂

網友提問:1代與2代保護套是否能共用?

區分這個的標準不是1或2代,而是有線或無線版;如果您是有線版那1、2代都能用,無線版的指示燈在外及背面配對設定按鍵位置較上居中,無法與有線版共用保護套,這部分需要注意⚠️

再來是盒子內部防塵貼:

AHA AirPods 防塵貼

AHA AirPods 防塵貼

有網友問到密合度問題:

沒貼好會有點不密合,我橋很久才讓他完全密合;邊邊稍微有一點點刮手感(不影響,可能是公差?)

不太好貼,因為防塵貼是金屬片,盒子本身有磁鐵容易在瞄準的時候就被吸下去

目前覺得有點多餘,不知道使用一陣子後的效果如何,所以先持保留態度。

防詐騙宣導

請大家要特別注意,對岸已經出現破解晶片的高仿版本,配對同樣有動畫、同樣有電量顯示,從外觀幾乎無法區別的山寨版。

目前主要的識別方式是從軟體下手:

  1. 電量顯示:正版能顯示左耳、右耳、盒子三個電量/盜版只有ㄧ個
  2. 藍牙設定那邊,正版可以設定左右耳的點擊功能/盜版只有斷開和遺忘
  3. 充電盒指示燈正版連上後會熄/盜版會繼續亮著

但以上都不確定之後山寨版會不會修正,所以大家還是以官方或大型通路渠道購買較安全.

⚠️不孝商人現在更猖獗了,把盜版用接近正版的價格賣⚠

日前在Facbook、Google廣告聯播網上發現有惡劣商人,將盜版用接近正版價格賣(網站是常見的 一頁式詐騙網頁 ),非常惡劣;我覺得如果你是貪小便宜花個1000出買到AirPods你自己應該也要有認知會是假的,但把盜版當正版價格賣實在非常低級!

請注意,全新的AirPods價格應該不會低於$4500。

詐騙、來源不明的賣家

詐騙、來源不明的賣家

如果你不小心下標了,取貨付款請直接拒收、已收請趕快打電話給貨運公司要求退貨(態度要強硬),有任何問題可加入 FB購物廣告受害者自救會

看到這類廣告請直接點右上角向Facebook/Google檢舉、或是狂點廣告讓他快速的燒完廣告預算。

另外請大家發現山寨的AirPods或蘋果產品不要姑息養奸,無論是來路不明的網站、一頁式購物詐騙、蝦皮、露天,絕對要 聯繫保智大隊 去處理。

亦或是1代當2代賣?

二代外盒圖

二代外盒圖

請確認:

  • AirPods 2型號: A2031、A2032
  • AirPods 1型號: A1523、A1722
  • 生產年份:≥ 2019

詳細1、2代比較請參考這篇: AirPods 第一代與第二代辨識技巧大公開,透過這5 招馬上區分出來

其他有趣的開箱及體驗影片

无处不在的耳机 AirPods2代【值不值得买第331期】

搞机零距离:AirPods 2评测 依然是最省心的蓝牙耳机

來個全家桶吧

想知道Apple Watch Series 6 的上手體驗嗎?

Apple Watch Series 6 開箱&使用兩年體驗心得 >>>點我前往

有任何問題及指教歡迎 與我聯絡

===

本文首次發表於 Medium ➡️ 前往查看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

iOS 完美實踐一次性優惠或試用的方法 (Swift)

智慧家居初體驗 - Apple HomeKit & 小米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