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經營回顧|iOS 開發者分享 2020 年成長與實用工具推薦
iOS 開發者分享 Medium 第二年經營實況,揭露流量倍增、拍手成長秘訣,並推薦提升文章質感的 Chrome 擴充功能與備份策略,助你打造穩定且高效的內容平台。
Click here to view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点击这里查看本文章简体中文版本。
基於 SEO 考量,本文標題與描述經 AI 調整,原始版本請參考內文。
文章目錄
Bye Bye 2020 經營 Medium 第二年回顧
遲到遲到再遲到的 2020 回顧
圖片取自 2020 年擔任 iOS Developer 的服務單位 — 街聲 — 簡單生活節官方海報
艱難的一年
無關工作,2020 對我來說是艱難的一年;經歷了許多重大挫折,不過還好,都挺過去了。
我只想說一句:
人,要學會珍惜當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工作
回到工作上,2020 突破舒適圈進入新的環境;讓我接觸到許多新鮮事,吸收了很多 iOS 、工程開發上的精華,雖然 2020 的產文量不如之前、還曾經停止更新了三四個月;但重質不重量,2020 撰寫的文章雖少但表現其實都比之前的好;慢慢有在進步!
另外去年也用 Google site 把個人網站弄起來了;並持續會把 Medium 新文章消息同步過去。
初衷
我還是那個我,我是很懶的人;不會為了寫文章而寫,每篇文章都是自己醞釀了些心得然後立刻下筆記錄下來的歷程,如果發懶沒有一口氣做這件事,我應該也懶得回頭寫了(不過這多半是不重要、不有趣的議題我才會這樣)。
缺點就是有時候一頭熱,寫太快,打錯字是小如果內容有錯或不夠完整誤導大家真是罪孽 Orz;所以今年在寫文章時會把能想到、能處理的問題都一並研究處理,就算我當初專案上沒有用到;就算不能處理也留下個訊息提醒讀者還有這個方面要注意。
寫文章用到的 Chrome Extension
- 再推一次 Code Medium 這個 ,可以直接在 Medium 之中使用 Gist 貼上漂亮的程式碼!
安裝好之後,在 Medium 上點「+」然後選最後一個「<>」
這時畫面會分為左右,可以直接在右方輸入程式碼:
送出之後就會直接以 gist 嵌入 Medium 文章中:
使用 gist 嵌入程式碼的好處是,支援彩色高亮,方便讀者閱讀;壞處是如果想把 Medium 轉成 markdown 格式時,無法自動將嵌入的程式碼一起轉換,要自己手動 Copy & Paste。
- 試過很多轉換工具都不支援 gist 擷取,如果有朋友知道懇請補充。
- Medium 內建的程式碼區塊到現在都還不支援彩色高亮顯示,所以只能這樣。
- Medium Next Generation Stats :加強 Medium 後台統計數據顯示
每日流量聚合顯示,一眼就能看出今天的流量文章組成。
另外還有統計新增的追蹤者、拍手…等等功能。
今年目標
備份計畫
除了繼續寫作外;預計會找個時間把每篇文章都翻成 Markdown 版本並上傳到 Github 進行備份,防止哪一天 Medium 突然爆炸…,目前是使用 Typora 這個編輯器;蠻好用的,之後再來介紹!
目前進度大約完成 15%,因為很無聊所以有點懶 哈哈。
Medium 官方的備份下載只有備份純文字,圖片都還是外連沒有下載回來;更何況程式碼的部分都是內嵌,不能直接在 Markdown 顯示。
獨立網域
已經部署上去了,請參考「 Medium 自訂網域功能回歸 」。
- Profile 頁: blog.zhgchg.li (我是只用子網域
blog.zhgchg.li
,因為主網域有其他用途)
但發現會影響 Google SEO,還在考慮&測試要不要真的使用。
Buy Me A Coffee!
最近也開通了以下服務:
反正我很閒
統計
最後還是要來個統計!
2020 年一共發表了: 16 篇文章: 3 篇生活 + 2 篇開箱 + 11 篇技術文章
全站累積至 2021/02/24 :
- 所有文章瀏覽次數: 180, 000 次(成長 2倍)
- 所有文章拍手總計: 1,1000 次(成長 1 倍)
- 追蹤者:突破 400 位(成長 1 倍)
表現比較好的文章有:
- iOS UIViewController 轉場二三事
- iOS 逆向工程初體驗
- iOS 14 剪貼簿竊資恐慌,隱私與便利的兩難
- Apple Watch Series 6 開箱 & 兩年使用體驗
- 使用 iPhone 簡單製作「偽」透視透明手機桌布
2020 一樣感謝大家的支持與愛護,今年也會繼續加油的!
你的回饋就是我寫作的原動力!
ZhgChgLi, 2021/02/24.
有任何問題及指教歡迎 與我聯絡 。
本文首次發表於 Medium (點此查看原始版本),由 ZMediumToMarkdown 提供自動轉換與同步技術。